日前,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派专业人员赴丽江市和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采集纳西语鲁鲁话、哈尼族豪白方言和碧卡方言语音资料,内容包括词汇、词法、句法、对话、长篇话语材料、民谣等,现场采录语音并记音,并进行整理、翻译、标音、入库等工作,进一步丰富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内容。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是云南省民宗委支持立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的民族文化教育项目。自2016年起,资源库项目实施在试点的基础上进入大规模数据采集阶段。先后采集滇东北苗语、藏语、纳西语、摩梭语、剑川白语、佤语、独龙语、傈僳语、西傣语、南华彝语、壮语、德傣语、哈尼语、景颇语、景颇族载瓦语、彝语水夷话、金平苗语、门方言瑶语、勉方言瑶语、拉祜语、大理才村白语、阿昌语、彝语水田话、喀卓语、怒族怒苏语、布依语、布朗语、基诺语、普米语、德昂语、怒族阿侬语、怒族柔若语、彝语北部方言、彝族撒尼语、彝族蒙化语、川黔滇苗语(2种)、纳西语奉科话、布朗语乌方言等22个民族41种语言资源。采集语种已覆盖有语言的云南各少数民族,并配有普通话读音,数据量达300G以上,并对公众开放,所有语料数据均可在“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和“民语有声词典”小程序上访问。
目前,数据库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对抢救保护云南珍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