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全景
返回顶部
×
欢迎访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
云南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能力调研日记
时间:2023-12-21 来源:原创 作者:何林富 浏览:1462
分享

云南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能力调研日记

何林富

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推广普及。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

云南是一个世居民族众多、语言文化资源丰富的边疆省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不一,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消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障碍,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调查了解我省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于云南民族地区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面向全省13个州市(8个自治州和昆明、曲靖、普洱、丽江、临沧等5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市),覆盖全省22个还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调研,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省民语委办公室2023年年度重点工作。

本次调研为抽样调查,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半结构性问卷等多种形式,一个民族选两个乡镇,一个乡镇选两个村委会,一个村委会选两个自然村(小组),兼顾城乡不同距离,兼顾民族聚居和杂居特点,综合考虑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云南各世居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使用状况和能力,以及对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态度。

根据调研方案,纳西族普米族调研组一行3人,组长赵庆莲老师,组员沈仕琴老师和何林富(本人),负责开展纳西族、普米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调研。出发前往调查点之前,调研组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调研组成员多次一起讨论,在充分查阅纳西族和普米族的人口、分布等基本情况后,最终确定以相应民族自治县优先为原则,纳西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调查范围为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普米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调查范围为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其次,明确具体调研点和路线,结合两县民宗局推荐的线路,确定纳西族选择玉龙县太安乡汝南村委会和红麦村委会,鸣音镇鸣音村委会和落美村委会;兰坪县选择金鼎镇(后来采纳当地民宗局意见,改为啦井镇挂登村委会和桃树村委会),河西乡箐花村委会和大羊村委会;第三,根据调研路线安排,确定调研时间为2023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并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行程。具体如下:

D1  10月25日(周三)  昆明-丽江,住丽江

   上午乘火车到丽江,下午到丽江市民宗局、玉龙县民宗局访谈

D2  10月26日(周四)   住丽江

   玉龙县太安乡调查,具体调查两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2个自然村,下同)

D3  10月27日(周五)   住丽江

   玉龙县鸣音乡调查,具体调查2个行政村

D4  10月28日(周六)   住丽江

   根据前两天调查情况作必要补充调查

D5  10月29日(周日)  丽江-兰坪,住兰坪

D6  10月30日 (周一)  住兰坪

   上午到兰坪县民宗局访谈,之后前往金鼎镇调查,具体调查2个行政村

D7  10月31日(周二)  住兰坪

   兰坪县河西乡调查,具体调查2个行政村

D8  11月1日(周三)  补充调查

D9  11月2日(周四) 返回昆明

10月25日

调研组一行乘坐C446动车赴丽江,12:30抵达丽江。因下午计划去丽江市民宗局、玉龙县民宗局、玉龙县教育局了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工作,时间安排紧凑,本调研组以就近为原则,14:30准时到丽江市玉龙县民宗局对接工作,赵庆莲老师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工作要求,以及需要由民宗局给予协调帮助的一些事项,县民宗局领导结合我们的调研内容,介绍了近几年县民宗局的工作情况,因相关工作之前就有对接,所以沟通顺畅。

玉龙县民宗局座谈

随后我们到玉龙县教体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股和玉龙县教师发展中心党务、政务办公室分别了解玉龙县社会层面的推普工作和玉龙县教体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和组织开展的系列推普活动。直到下午17:30调研组一行才到丽江市民宗局,市民宗局杨学文局长介绍了丽江市推普工作情况,认为丽江全市学前普通话教育达到99%,强壮年普通话掌握程度达95%,特别提到丽江市多次组织宗教界用普通话讲经讲道活动,开展学校语文教师定点帮扶宗教教职人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等措施,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国家通用语水平,进一步加强宗教中国化方向。

10月26日

调研组正式开启进村调研模式,根据行程安排,第一站是玉龙县太安乡汝南村委会,作为一名丽江人,本人早已听说过太安,近年来因种洋芋而声名鹊起,据丽江市乡村振兴局报道:2023年,太安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万亩,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有1200户,今年马铃薯的总产值估计将达1.6亿元。从早上8:40出门,这一路上,大处都是广袤的洋芋地,洋芋地里像小玛尼堆一样的土堆随处可见,不了解实情的都以为是洋芋杆等杂物,其实那是农户刚挖的新鲜洋芋,为保鲜就地临时储藏在土堆里。

就地储藏的洋芋堆

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丰收的山谷,9:40到达汝南村。当然,除了种植传统作物玉米、洋芋之外,还有部分农户种植了油菜、山药、白芸豆、魔芋等经济作物,秦艽、当归、木香、重楼等中药材,经济林果主要有苹果、花椒等。

走进汝南村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一下太安乡:

太安乡位于玉龙县西南部,东邻黄山街道和古城区七河镇,南接剑川县,西连九河乡和龙蟠乡,北靠拉市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8千米,总面积294.3平方千米,海拔在2700米~3200米之间。全年无霜期仅180天左右,日平均气温9~11℃,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农作物一年一熟。乡政府所在地太安村委会距玉龙县城27公里。辖海西、太安、天红、吉子、汝南、红麦6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境内土地辽阔、风景秀丽、资源富集,是滇西北著名的“马铃薯之乡”和云南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基地。

2022年底,全乡总户数2237户,总人口961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60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7736元。累计达到劳动力总人数5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406人。

全乡耕地面积5505.24公顷,人均耕地0.562公顷。2022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33.33公顷,134300吨。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66.67公顷,总产量6000吨;豆类作物种植面积200公顷,总产量600吨。薯类作物种植面积3333.33公顷,总产量125500吨。油菜籽733.33公顷,总产量2200吨。

作为太安乡6个村委会之一的汝南村,其基本情况是:

位于太安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9亩,境内平均海拔2540米,下辖拉丁、海台、中村一组、中村二组、西村一组、西村二组、下村一组、下村二组、中堂朗一组、中堂朗二组、中堂朗三组、松子园(丽本书、甲果、岩可落)14个村民小组,截至2022年底,全村441户,1875人,以纳西族和普米族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油菜、白芸豆等,经济作物有中药材重楼、木香,经济林果有苹果和花椒。全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经济作物、中药材和外出打工。

汝南村访谈

调研组根据工作计划,依次开展访谈、问卷调查、村委会户籍人口语言使用情况等工作。通过访谈得知,当地除了松子园三个村民小组是普米族(共60多户,300人左右),其他村民小组基本都是纳西族,另外也有少数外地嫁来的汉族、白族、普米族等。当地普米族基本都能用普米语、纳西语、汉语三种语言。

当地外出务工频繁,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达80%,年轻的基本在丽江市区从事出租车、导游等旅游服务行业。50—69岁年龄层次的人员多数在附近中短期务工,如挖洋芋、中药材等,每天120元/人,用工紧张时达130元/人,面包车每天150元/辆。汝南村地广人稀,每户平均耕地面积20-30亩,当地人也非常勤劳,务工时间一般为早上6:00—20:00,每天基本两头黑,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年轻人基本在外,当地目前仅有1名年轻东巴,丧事基本都请他主持法事,也有个别家庭会请玉水寨的东巴。

调研组中途没有停留,午饭后立即前往红麦村委会,汝南与红麦相隔不远,20多分钟的车程便到了红麦。红麦,以前叫堂朗坝,1935年红军路过当地后改为红麦。

红麦村地处太安乡最南边,距太安乡政府所在地33公里,距玉龙县城59公里。东邻鹤庆沙子坪,南邻剑川青坪,西邻九河,北邻汝南。辖水井、放马等8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43.13平方公里,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9-11℃,年降水量600毫米,近年来主要种植玉米、魔芋、洋芋、山药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402亩,人均耕地3.20亩,林地33019.68亩。全村都是堂朗人,截至2022年底有230户,1038人。

红麦村委会

据访谈了解,当地居住的堂朗人,民族成分归为彝族,平常使用堂朗话,他们认为虽然堂朗人归为彝族,但他们讲的堂朗话与其他地区的彝语不一样,有他们的独特性。另外,堂朗人除了使用堂朗话之外,普遍会讲纳西话、白族话,部分人还会讲普米话,是一个掌握多民族语言的族群。当然也有些外地嫁来的其他民族,主要有白族、普米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等。

当地外出求学、工作的人员比较多,近三年就有15人考上公职人员,工作地点不止丽江市区,有的毕业生考上省内红河、文山等地的工作岗位。

当天,调研组回到县城时已是19:30,疲惫而充实,对玉龙县太安乡纳西族、堂朗人(彝族)掌握国家通用语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10月27日

按照调研行程,早上9:00,调研组一行从市区出发,一路向北,从玉龙雪山脚下绕到雪山背后的玉龙县鸣音镇,经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距市区65公里、玉龙县城80公里的鸣音镇鸣音村委会。这条路对我而言是最熟悉的,我每次回老家都要走这条路,所以有种回家的感觉。

我们按同样的流程进行访谈、做问卷。通过访谈了解到:

鸣音镇原鸣音乡,于2012年10月1日撤乡设镇,幅员面积33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占85%,海拔从1400米到3500米。各村委会以镇政府所在地为圆心呈扇形、三条大沟分布,下辖鸣音、落美、海龙、洪门、太和、东联6个村委会59个村民小组1768户6983人(鸣音村369户1630人、海龙村296户1170人、落美村185户697人、太和村511户1903人、东联村157户589人、洪门村250户994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229人(男526,女703),新生儿19人(男6,女13),6周岁及以下381(男206,女175)。3所小学、2所幼儿园。基本镇情可概括为四点:区位偏远的贫困镇、典型的传统农业镇、少数民族杂居镇、水电开发移民镇。

鸣音村委会访谈

调研组统筹兼顾民族相对聚居区和杂居区特点,选择了鸣音镇民族比较聚居的鸣音村委会和比较杂居的落美村委会,两个村委会概况如下:

鸣音村委会距县城65公里,东与落美村委会相连,南与古城区大东乡相邻,西与大具乡相邻,北与宝山乡相连,全村总体地貌集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为一体,耕地面积3675亩,林地面积93314亩。最高海拔3140米,最低海拔2450米。下辖鸣音(纳西语“摆依畏”)、冷水沟(纳西语“吉奇洛”)、中罗、新菜板(纳西语“斯次版”)、恩托(纳西语“格托”)、仲路、黑牛山(纳西语“注纳”)、吗格等8个村民小组,共369户,1509人,世居民族有纳西族、普米族、彝族、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有900多人,占60%,彝族人口400多人,占27%,其他为汉族、普米族、藏族、回族等。

通过了解,鸣音村委会各民族相互通婚,有些民族掌握多种语言,特别是普米族、回族。普米族会讲纳西语、彝语、汉语,回族会讲纳西语、普米语、汉语,而且当地回族因长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与纳西族的接触最多,风俗习惯基本与纳西族一样。

居村委会负责人介绍,该村委会的村喇叭运用得比较好,每天正午12:00、下午18:00都准时播放广播,播放时长30分钟至60分钟不等,播放内容经常更新,主要围绕《民法典》、食品安全知识、最新政策法规和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内容等方面,并分国家通用语、纳西语“双语”广播,不但增进了老百姓的知识,也对提升老百姓的国家通用语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得到普遍好评。

鸣音村委会喇叭

落美村委会位于鸣音镇东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20千米。海拔在1500到2300米之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68亩(其中:水田322亩,旱地1178亩),人均耕地1.73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41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800亩;荒山荒地750亩,其他面积100亩。全村共有185户,688人,世居民族有纳西族、汉族、苗族、普米族等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占60%,汉族人口占29%,其余为苗族、普米族。

落美村委会距鸣音村委会半小时的车程,调研组14:50在鸣音村用完午餐后,直奔落美村委会。通过访谈了解,落美村委会下辖落美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等共7个村民小组。其中一组、二组、三组以纳西族为主,五组、六组、七组以汉族为主,苗族、普米族主要集中在四组。顺着一条深沟,村委会在中间乡道边上,7个村民小组零散分布在沟两侧,因地势原因各小组之间日常交往不太便利,各民族之间交流以汉语方言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汉族和苗族、普米族能流利讲纳西话。

落美村访谈、问卷

因落美村各小组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地势险峻,调研组翻山越岭,才找到一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因此,调研组直到19:00才完成工作,村里也没有饭店,只有回城里吃。回到市区已经是21:00,虽然大家都饥肠辘辘,幸好返程一路有玉龙雪山的夜景和月下的彩云相伴,忙碌的一天画上圆满的句号。

10月28日

当天没有下乡镇调研,在酒店住处完成三件事情:一是整理调研资料,整理太安乡、鸣音镇两个乡镇4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表、访谈内容等。二是总结调研经验,通过两天的实地调研,发现了一些工作中的欠缺之处,有待改进,为下一阶段赴兰坪县调研普米族国家通用语能力做好准备。三是座谈,本调研组成员与玉龙县民宗局相关人员座谈,共同探讨玉龙县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如何积极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等话题。

10月29日

乘坐汽车1861车次,13:00从丽江汽车客运站出发,16:00抵达兰坪县城。我们乘坐的班车,车型是中巴车,显得很老旧,感觉已很少见了。一路上只要有人搭车,师傅都会停。我们从丽江出来的时候车上只坐了几个人,到兰坪时已坐满了。当天与兰坪县民宗局电话对接工作事宜。

丽江赴兰坪的班车

10月30日    

按照前期工作对接情况,当天上午8:30调研组一行就到兰坪县民宗局对接工作,随后又到县教育局了解兰坪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情况,整个上午工作高效顺利,经了解:兰坪县教育局就2023年的年度工作中有7项工作涉及推普,分别为23个自然村的普通话推广普及、移民搬迁社区安置点普通话推广、全县37所学校(主要为幼儿园)开展“教育达标创建活动”、学校“推普周”活动、面向社会的普通话测评两期(共1150人)、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2016年以来至今已培训12820人次)、大学生社会活动“经典诵读”等活动。

11:30吃点午餐后,调研组便直奔一线,即啦井镇挂登村委会。说到啦井镇,对兰坪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啦井:

最早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始,当地开办盐井称“喇鸡鸣井”,简称“喇井街”,后通用为“拉井”而得名。民国二年(1913年)前,属于丽江县,为山后里,建县后为东新化里。民国八年(1919年),为第一区琅井镇拉井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称拉井镇聚宝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拉井镇。1950年,与营盘、金顶合并为第一区。1953年,与营盘划为个区称营盘片。1958年,改拉井公社。1964年,与金顶、通甸并为一个区。1983年,改拉井区。1985年8月,县城驻地又由拉井迁往金顶区江头河。1987年12月,撤销区建制,实行乡镇建制,改称拉井镇,将原来的8个乡人民政府和1个镇人民政府改设为办事处(镇属),办事处之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变。2000年,实行村级体制改革。现全镇土地总面积509.3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为3854.8米,最低海拔1843米。距离兰坪县城25公里。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荒山草地面积10.9万亩、林地面积5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8%,辖9个村委会,97个自然村,104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16350人。世居民族主要有白族、普米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7%。境内栖息着滇金丝猴、熊、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等国家保护动物,生长着红豆杉、榧木、澜沧黄松等珍贵树种,啦井镇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称之为“兰坪春城”。啦井在上世纪80年代前曾是“桃花盐”的产地和兰坪的“老县城”,拥有丰富的盐马古道文化和厚重的兰坪历史文化。截止2022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6元,增长10.1%;全镇年度人均纯收入16953.75元,比2021年底14289.56元增长18.64%。

拉井是全省著名的盐乡,桃花盐在清道光年间就已开采,其品质名贯国内外,盐马古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辉煌。拉井还是兰酒的故乡,马道子酒、古道酒、盐井古酒、五味红以独有的口感畅销省内外。

挂登村是啦井镇下辖的9个村委会之一,地处啦井镇东北部,简要概括如下:

挂登村距啦井镇政府所在地50公里,距兰坪县城35公里。东邻金顶镇,南邻桃树村委会,西邻长涧村委会,北邻通甸镇努弓村委会。村国土面积99.87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1015.5毫米。全村耕地面积5882亩,人均耕地3.02亩,林地6290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村共有468户1767人,有白子村(一组、二组、东山组)、尚菁(一组、二组)、挂登(一组、二组)、青沙地、绿竹平(一组、二组、三组)、小村等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239元。有白族、普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共同杂居,长期保持着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桃树村概况如下:

桃树村委会地处啦井镇东北边,距啦井镇政府驻地2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9.92平方公里,村委会所在地海拔2630.00米,年平均气温9.00℃,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辖桃树、水箐坪、石板、生扎地、丰坪、柳树、青松坪、白腊、旧地、明干场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9户1626人。全村耕地面积4,137亩,人均耕地2.7亩。

因当天需要完成啦井镇挂登和桃树两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组13:00才到挂登村,时间极为紧迫,为了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本调研组在挂登村完成访谈和部分问卷后,本人继续留在挂登村,完成户籍信息表,赵老师、沈老师赴桃树村开展访谈和问卷。下午16:00在桃树村汇合开展工作,19:30才回到县城用晚餐。

桃树村问卷

挂登村委会问卷

通过访谈了解,挂登村的白子村以白族、普米族为主,尚菁村以普米族、白族为主,挂登和青沙地以普米为主,绿竹平主要是彝族,小村以白族、傈僳族为主。整个挂登村普米人口占60%,彝族、白族各占15%,傈僳族和汉族各占5%。本民族语言保留得好的是白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80岁以上的之外都转用白语,汉语方言掌握得好的是彝族。当地风俗习惯受白族的影响较大,普米族风俗习惯保留得较好。

10月31日

就如开车师傅所言,兰坪县的植被确实很好,我们从早上9:00出发,先后抵达普米族聚居地——河西乡箐花村委会、大羊村委会,这一路上都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泉水,用“绿水青山”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河西乡位于兰坪县东北部,东临丽江市玉龙县,南接通甸镇,西与石登、中排两乡相连,北与迪庆州维西县交界,乡政府驻地位于河西村河西小组,距县城66千米。下辖河西、共兴、仁兴、永兴、新发、白龙、玉狮、箐花、大羊、三界、胜兴、联合和胜利13个村民委员会,101个村民小组。2021年,全乡总人口1. 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74万人)。辖区内少数民族主要以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藏族为主,其中普米族人口3993人,主要分布在箐花、大羊、联合、三界,占总人口的22.07%;傈僳族人口6475人,主要分布在河西、仁兴、永兴、玉狮、白龙、联合、胜利,占总人口的35.79%;彝族人口1361人,主要分布在河西、仁兴、共兴、三界、联合、箐花,胜利、占总人口的7.52%;白族人口4398人,主要人口分布在河西、共兴,占总人口的24.31%。

河西乡国土面积57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9.72平方千米;林业用地面积为69.5万亩。境内主要树种为云南松、云杉、铁杉、榧木、竹子等,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0%,是兰坪县重点林区之一。境内有丰富的银、锶、铜、铅锌、铁、盐、汞、云母、石膏等十余种矿产资源。全乡中药材资源富集、种植历史悠久,长期种植的品种有秦艽、云木香、云当归、桔梗、续断、附子、重楼等,是传统中药材种植之乡。河西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歌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米族民间舞蹈“搓蹉”、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盐马情歌”、和共兴拉玛人的傩戏“杯日往”等。

河西乡箐花村委会和大羊村委会概况如下:

箐花村位于河西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124.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亩,林地17.26万亩,森林覆盖率75%。全村农业总人口403户1303人,普通劳动力697人,务工人数484人。全村下辖箐口、箐岩头、玉狮场、大羊场、杏花、东西风岩等6个村民小组。主要世居民族是普米族、彝族、藏族、傈僳族等,普米族占95%以上。

大羊村位于河西乡东南边,东邻通甸村,南邻三界村,西邻箐花村,北邻得胜村。耕地总面积2,598亩,人均耕地3.84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24,931.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7.4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93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常住人口173户,人口602人,主要为普米族。

箐口村访谈问卷

通过访谈了解,箐花村是兰坪县普米族聚居区之一,语言保留较好,受白族语言影响不大,小娃娃都会讲普米话和汉话。外出务工频繁,据统计2023年外出务工人数达300多人,其中赴省外西藏、内蒙古、深圳等地务工人员达30多人。箐花村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州级非遗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5人。

大羊村也是普米族聚居区,普米传统文化保留较好,有一名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州级传承人,流传当地的普米族搓搓舞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有一只搓搓舞表演队经常赴全国各地参加演出,积极宣传优秀普米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经县组织部审批、县民宗局支持经费筹建的“大羊村史馆”,集中展示以大羊地区为主,吸收各地普米族服饰、历史文物、生产生活工具及名人轶事的小型博物馆,对抢救保护和宣传普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羊村史馆

大羊村还获得各种荣誉,牌匾挂满了一座墙,如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语言中心普米族语言文化调查基地、云南大学新闻系民族传播研究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米族搓搓》传习点、普米族大羊交流基地、普米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昆明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以及云南省卫生村(2021-2023年)、文明村镇(怒江州委州政府第八届(2017-2019))等等。

大羊村牌匾墙

另外,还开设兰坪县河西乡大羊村乡风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如家庭院子绿化等)、按时参加会议、红白丧事遵守村规民约、参加公益事业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用积分到超市兑换生活生产用品,这种乡村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

大羊村积分超市

正在积分兑换的乡亲

至此,调研组的进村调研工作已基本结束。

11月1日

按照计划,为了进一步系统了解普米族文化,调研组上午9:30赴普米族博物馆参观学习,从普米族历史、节日、服饰、文物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普米文化。

普米族博物馆

普米族博物馆内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

11:00赴兰坪县普米协会调研,与和东阳会长座谈了解普米族文化。

赴兰坪县普米协会驻地调研

特别提到民族语言问题时,和会长提出,早在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普米语列入濒危语言,中央民族大学将普米语申报为国家语保项目。按照最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但也要保护传承好民族语,弘扬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传统精神和孝道。

与兰坪普米传统文化传习小组骨干成员座谈

下午15:00,调研组到兰坪普米传统文化传习小组传习点调研了解,该传习小组最初只有3—5人,现有100多人,经常在参加活动的有30多人,他们凭热情、情怀在组织活动,没有固定报酬,相关人员都是一群热爱民族文化的中青年,来自驾驶员、服装店、酒店等各行各业。该传习小组目前除了参加演出比赛外,主要是开展搓搓舞、羊头琴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11月2日

从兰坪县9:30乘坐班车LP0013班次,14:00抵达下关镇,15:26下关乘坐动车D3962返回昆明。调研组行程结束。


(注:赵庆莲老师对本日记给予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图片大部分为沈仕琴老师提供,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