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全景
返回顶部
×
欢迎访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
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进入《中国史诗百部工程》
时间:2016-04-05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浏览:6941
分享

2016年3月27日,阿昌族学者高级编辑曹先强,阿昌族女博士熊顺清副教授,应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邀请,在北京担当评委,参加阿昌族史诗项目审核鉴定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文联,文化部聘请的专家学者三十多人,齐聚北京,评审史诗。据悉,今年底《中国百部史诗工程》 项目将结题面世 。 

阿昌族古老神奇的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1978年8月,在中国西南边陲的阿昌族聚居区发现,引起国家重视,随即派出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题组《阿昌族民间文学概况》编写组,前往梁河县实地调查,确认,整理,出版。该编写组是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党支部书记杨学芝,副教授兰克,讲师杨智辉。当年他们深入梁河地区田野调查,梁河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安排县文化局,县文化馆组织,专门抽调干部配合收集整理,专门召集全县民间歌手、活袍、民间艺人代表,在县城遮岛集中采访录音。赵安贤,曹德春,梁本贤,孙广祥,赵大厚,赵安培,孙果弟,孙家柱,赵家旺,杨叶生,孙家绅等阿昌族前辈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调察活动,录制了大量民间故事,民间曲调,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原始录音,就采录到了赵安贤版本,曹德春版本,梁本贤版本等多个版本。 

1983年3月,云南人民出版社,以"活袍"赵安贤吟唱版本,阿昌族学者杨叶生翻译,兰克、杨智辉整理,正式出版,这部深藏民间的史诗巨著被世人与学界,惊讶发现 。目前,这部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有诗歌体、有散文体。 

2006年5月,这部史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笫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2年,国家文化部推出《中国百部史诗工程》课题项目,花大力气,保护非物遗产。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列入其中,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承担子课题项目,由云大民族研究院博土生导师张跃教授担任课题责任人,负责文本,视频,音频,整理,记录,翻译,归档出版。 

2014年5月14日,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子课题中期评审会议,云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阿昌族学者曹先强应文化部邀作为专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庞涛 参加审定。历时四年,项目组五次前往德宏阿昌族聚居区,采访调查阿昌族史诗演述环境与史诗活态,收集到许多新的资料。(曹歌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