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打歌》
一座高原,养育了26个民族的子孙;一片大地,抚育着无数生灵;这里,歌是生活的影子,歌是生命的源泉。6月15日晚,“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精华于一身”的原生态民族音乐集《云岭天籁》,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
《云岭天籁》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于2006年精心打造推出的一台以云南少数民族声乐为主的原生态民族音乐集,在北京、上海等地公演后获得广泛好评,被誉为《云南映象》的姊妹篇。
佤族独弦琴演奏《佤乐祭》
普米族民歌《怒江大小调》
该音乐集是从云南16个州市和6个省级文艺院团等单位报送的42台剧(节)目中,经过严格审查、充分论证、精心选拔确定的。为参加此次会演,在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又把云南近年来涌现的新人、精品、佳作吸收充实进来,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让新版的《云岭天籁》更紧凑,更精彩,更好听,更好看。
《云岭天籁》由“序幕”、“山歌”、“情歌”、“神歌”、“酒歌”、“尾声”6部分组成,精选了云南各民族的20多首原生态或用原生态元素创作的民歌,集云南民族歌、舞、乐精华于一身,用音乐奏舞蹈,用舞蹈跳音乐,充分表现出云南原生态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集中展现了云南在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和表演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演出精品荟萃、异彩纷呈,不仅突出原生态,而且通过优化灯光、舞美设计,打造出丰富多变的视象呈现和唯美诗化的舞台意境,让歌、舞、乐交融呼应,和谐统一,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
演出结束后,杨晶等领导上台与演员亲切握手
演出结束后,杨晶等领导与演员合影留念
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云南省副省长刘平等领导与各界群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信息中心 孙永刚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