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全景
返回顶部
×
欢迎访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望制定法律
时间:2015-11-30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浏览:24019
分享

受到跨区域交往和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正面临衰微甚至消亡困境,多名少数民族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纷纷提案,希望当局制订相关法律,为少数民族语言制订标准,以收保护之效。

中国有28个属人口较少的民族,有专家警告,随人口减少,当局须关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否则再过一段时间,收藏馆内的小数民族相关资料只能当作历史文献,无人再读得懂。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全国政协委员格桑卓嘎便发言表示,自己是珞巴族人,并无文字,若连语言也没有,珞巴族就失去自己的标志。

景颇族的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祁德川提案,促国务院法制办能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立法列入本年度工作计划中,表示目前国内有近四成少数民族语言已出现濒危象,当局虽已推出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和意见,但因没有相关法律,出现执行上的困难。

?建议放宽审批程序

鄂伦春族的全国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孟松林建议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弘扬传承的配套政策体系,并放宽少数民族文艺作品的审批程序,认为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文化传播面窄,加上有关部门审查审批程序复杂,阻止和减少了部分作品的诞生和出台,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全国政协委员、宁德市人大副主任陈兴生则提案,建议当局编制新一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时,将人口百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全纳入「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范围,给予发展扶持。他指出,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畬族聚居区,当地居民虽能保持人均收入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幅,但绝对数均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而畬族等九个人口30至100万的民族,所处地区多为偏远山区,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发展,靠自身能力加快发展困难较大,须采取扶持措施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