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全景
返回顶部
×
欢迎访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
景洪市民族幼儿园 傣汉双语教学创特色
时间:2018-08-24 来源:西双版纳新闻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23515
分享


“贝叶树下佛塔前,小朋友们围成圈,跳起团结依拉贺,泼洒幸福吉祥水,傣语伴我共成长……”6月1日,记者走进景洪市民族幼儿园,看见小朋友们身着傣族服装,载歌载舞,齐唱园歌《快乐共成长》。园内不时用傣、汉双语播放着儿童歌谣和儿歌朗诵,让孩子从小接受傣汉双语文化熏陶。

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创建于1984年,是全州唯一一所民族幼儿园。近几年来,该园围绕“以乐传承、以乐成长、以乐和谐”的办园理念,在不断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同时,以幼儿园各类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重点形成了傣汉双语教学、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办园特色。

园区设总园和大曼么分园。园区现有17个教学班级,共633名幼儿,分园有5个教学班级,158名幼儿。其中少数民族幼儿占全园幼儿总数的74%,傣族幼儿占全园幼儿总数的42%;在编在职教职工92名;大专以上学历76人,少数民族教师74人,傣族教师24人,占全园教职工总人数的26%。总园所处位置在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景兰村、曼听村中间,校园旁边的傣族佛寺、竹楼营造出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园内傣族幼儿占总入学人数的42%,他们有着较好的傣语基础。作为全州唯一一所以民族教育特色办园的少数民族幼儿园,该园以“传承母语、弘扬民族文化”为抓手,研发出适合3至6岁幼儿傣汉双语学习的物化成果,以辐射到全园、附近社区,乃至全州傣族村寨的幼儿双语教育。

每周利用周二到周四下午幼儿离园后的时间,开展教职工“我爱母语、我学傣文”学习活动;每周开展傣汉双语教研活动,协助各教研组进行傣汉课程设计与开发,组织各班教师学习,使教学内容具有准确性、专业性;坚持每月一次讨论傣文书写、傣歌学习、注重幼儿傣语教学特色的打造;开展师徒结对,傣族教师每周教其他民族教师傣语口语与傣文书写,并留纸上作业;以傣语交流为主题,以茶话会、沙龙为主要形式,加大教师傣语培训力度;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进园,通过集体教学方式,指导傣文、章哈等内容学习;邀请傣语专业的专家到园内教学傣语发音与傣语歌,指导傣汉双语园本课程的傣语翻译,引领教师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向专业化、科学化、多元化发展;调动傣族家长、附近社区的傣语资源,邀请家长、社区专家进班进园进行傣语培训、授课;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把傣汉双语教学活动推向州内其他幼儿园;送骨干教师赴新疆、内蒙双语示范幼儿园观摩学习,汲取国内双语幼儿教育的先进经验。2016年,该园开展各类培训50次,共2544人次参加;开展教研活动100次共118人次;邀请专业人士到园内开展培训活动3次,共200人次参加。此外,该园还开展“小喇叭”广播,每日播放民幼傣语儿歌、晨谈晚读。制定《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傣汉双语示范园工作实施方案》,研发傣汉双语课题《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章哈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傣汉双语儿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等,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

2014年,该园有11名教师荣获景洪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书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两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中小学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辅导教师优秀奖”和省教育厅、省关工委联合举办的“爱我中华、心系国防”师生书画大赛二等奖;4名教师荣获2016年景洪市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展示活动“指导教师优秀奖”。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州政协副主席、西双版纳佛教协会会长帕松列龙庄勐为该园“民族文化传习馆”取名,他说:“傣汉双语儿歌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结合民族特色教育理念,从3岁到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兴趣和需要出发,把幼儿一天生活中的儿歌收集、创编后进行傣汉互译,促进幼儿傣汉双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傣汉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特色和亮点,值得在全州推广。”

2013年以来,该园每年推出“非物质文化传承月”活动,每月举行一项“非遗传承”体验,让孩子们观摩普洱茶、象脚鼓、傣族织锦、章哈、水灯制作、堆沙、孔雀舞、傣拳等民族民间文化,感受泼水节节庆文化,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傣汉双语吸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在启蒙幼儿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同时,促进幼儿和谐成长。

6月1日是帕松列龙庄勐长老的生日。帕松列龙庄勐长老走进景洪市民族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共度“六一”儿童节,并送上1万元善款扶持该园“民族文化传习馆”建设。景洪市教育局还授予景洪市民族幼儿园“景洪市傣汉双语示范幼儿园”。